心系凉山,温暖再访 —— 周大福慈善基金会回访“周大福索玛班”
发布时间 2025-06-25 丨 来源: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丨 浏览量 13
2024年,周大福慈善基金会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携手,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落地执行“周大福索玛班”项目,投入近300万资助282名初高中学生,覆盖美姑、布拖和金阳3个县的4所中学。
这份资助,远不止于物质的支持,更是为身处偏远高寒地区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他们安心求学、健康成长的道路,守护他们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梦想。
今年6月,周大福基金会再次走访凉山,带着不变的关怀,回望他们用心播撒的种子如何生根、发芽。
22日,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周大福基金会的代表杨汉淳老师走进了三位“周大福索玛班”同学的家中,并给他们带去了米、面、油。拎着沉甸甸的心意,细细询问同学们的学习近况、记录家访表,这是周大福基金会对同学们深切的挂念与郑重的承诺。
23日,利用大课间的休息时间,一场简单的见面会在在金阳中学举行。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姚丽介绍了项目在金阳中学的执行情况,并代表所有受助学生表达了对周大福基金会的感谢。
杨汉淳老师为同学们做了简单的分享,关于对同学们未来的期待和建议。另外还带来了周大福创始人郑裕彤先生的自传,里面记录了一位商业巨擘的传奇,也蕴藏着奋斗、诚信与回馈社会的精神力量,为“周大福索玛班”的同学们树立了仰望的标杆。
见面会的尾声,同学们在画板上郑重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留在港口的船最安全,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留在港口的船固然安稳,但大凉山的孩子们,心中装着高山外的海洋。这份蓬勃的志向,正是所有关爱他们的人最希望看到的成长。
24日,一行人来到布拖县依撒中学。去年“周大福索玛班”的开班仪式在这里举行,同学们和杨老师已然是许久不见的朋友。在聆听了杨老师分享的学业建议后,同学们拿起笔,将自己的名字书写在画板上。
一个个独特的名字渐渐汇聚、交织,最终组成了醒目的【周大福索玛班】字样。这一刻,画板成为了一张温暖的全家福,无声地诉说着:我们,是一个被爱与希望紧密相连的大家庭。
走访结束后,一行人来到了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办公室。双方就“周大福索玛班”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基金会详细汇报了项目近一年来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周大福慈善基金会代表认真查阅了项目相关的财务资料与凭证。 这种严谨、透明的沟通,正是双方长期合作、共同推动凉山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
周大福慈善基金会的再次到访,不仅是对项目执行情况的关切,更是对凉山学子们成长最直接的见证与鼓舞。
我们坚信,周大福慈善基金会为这些年轻的航船送去顺风的力量,“周大福索玛班”的同学们定能茁壮成长,勇敢驶离安全的“港口”,去征服属于他们的星辰大海,未来也必将这份爱与力量回馈给滋养他们的土地和社会。
感谢周大福慈善基金会长期以来的鼎力支持。